孩子的食農探索行動樂園
策展人:張琬翔
策展單位:臺南市東區崇學國民小學
活動時間:106-108年
活動地點:臺南市東區崇學國民小學
崇學國民小學以「孩子的食農探索行動樂園」為願景,結合教育部行動學習與科學教育兩項專案計畫資源。「體驗學習」為理念,讓學生動手做、做中學,親身感受種植食物的辛苦與複雜過程,藉由種植體驗覺察自然萬物的生長。「行動學習」為策略,讓學生用行動載具紀錄植物生長歷程,懂得查詢產銷履歷標章QR-code,具備選擇安心食物的能力。教學團隊合力發展12年國教校訂課程-『崇』履歷、『學』誠食,課程願景為「選食力」、「自然覺察」、「公民責任」、「環境倫理」。以下摘述課程內容。
![]() |
單元一_食物身份證
透過〔學習拍〕網路學習平臺以【素材】連結〔教育媒體影音〕的影片指導學生認識「產銷履歷農產品(TAP)標章」,並使用密室逃脫:Holiyo闖關遊戲,評估學習狀況。最後在學校教室中提供學生各種農漁牧產品,讓學生透過分組合作使用行動學習載具[行動載具]掃描產品之產銷履歷二維條碼QR-CODE,進而連網到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taft.coa.gov.tw),在虛擬的教室情境中體驗實作練習查詢產銷履歷QR CODE。
單元二_食地找查學
指導學生到超市實地應用[行動載具]掃描農產品TAP標章QR-code,並將查詢結果記錄在〔學習拍〕。進行真實環境的實地調查體驗,找尋產銷履歷產品,即在量販菜市場的真實生活情境中應運課堂所學,辨識、挑選與紀錄產銷履歷產品。讓學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農漁牧產品消費,可以透過產銷履歷的即時查詢,輔助價值判斷和選擇。
【科技融入促學習】
有鑑於往年實施介紹四章一Q和產銷履歷時,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不足,今年實施時特別融入〔教育媒體影音〕的影片指導學生認識「產銷履歷農產品(TAP)標章」,並使用〔密室逃脫〕平臺【Holiyo闖關遊戲】,評估學習狀況。經研究者團隊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所不同,透過影片的動態畫面能有效提升注意力,學生對於產銷履歷的掌握度也更高(教師A: 去年老師用簡報講,學生興趣缺缺,近年換影片確實有差…眼神有神;教師B: holiyo闖關大家都一次就答對,上課有在聽;學生04:線上闖關很酷ㄟ;學生05:老師有用電腦,這堂課不一樣,我喜歡)。學生對於〔holiyo〕線上闖關遊戲都感到很新奇且學習滿意度高。
單元三_校農學問多
利用〔學習拍〕【素材】連結[愛學網:下課花路米:一年農事在於春]和[自編繪本]資源介紹種植步驟與有機農業,透過密室逃脫:Holiyo闖關遊戲功能評估學習表現。最後以[愛學網:「開墾小農夫」]遊戲確認學生熟悉植物種植步驟。運用網路學習平臺之影音,讓學生觀摩與練習,奠定實作的基礎。
單元四_小農真體驗
讓學生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動手體驗種植蔬菜的歷程,從「做中學」中認識有機蔬菜與種植,期盼學生體驗到農夫種菜的辛苦。學生在親身體驗種植蔬菜的過程中,以[行動載具]之多肉成長記app和錄影拍攝紀錄,並錄音說明,最後上傳到[雲遊學]分享種植影音日誌,互相留言按讚。
【行動日誌助種植】
本次活動孩子在種植蔬菜的全部過程都使用ipad的照相和多肉成長記app來記錄,除了透過科技的便利,讓原本繁瑣無趣的澆水、施肥、除蟲等例行登記工作,變得有趣,也透過科技的幫助協助蔬菜的種植,與現在的農業科技有異曲同工之妙(日誌-黑夜白菜0314:今天早上同學忘記澆水,幸好我有提醒他;日誌-紅莧菜0512:好渴唷,水管又壞,看來今天小菜苗們要渴死了;教師C:行動日誌的撰寫,讓學生可以清楚看到照顧的歷程,出現哪些困難,…,並思考解決方法)。學生透過照片和文字的日記,輔助說明學習歷程與心得收穫,而且這種紀錄不是事後的回顧,而是學生當下在農園的立即心情寫照,立即的反思,讓學習歷程的意義即時化與深刻化(日誌-紅莧菜0523:青天白日滿地紅,哇滿地的紅莧菜;日誌-空心菜0512、0515:一把一把的小剪刀,芽一下子長的無敵大;日誌-秋葵0501: 秋葵沒力了,最近都沒下雨,太陽也很大。) 。
國小 |
社會
自然與生活科技
資訊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