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什麼是人性尊嚴以及人權為什麼需要保障,
課程中教師首先詢問學生,什麼樣的情形會讓你覺得有尊嚴或是沒有尊嚴。
請學生各舉出三個例子,並向小組成員分享。
教師協助統整其中出現最多次的有尊嚴狀態及沒有尊嚴狀態,詢問學生是否對
他人做過可能使他人沒有尊嚴行為?並且請學生進一步思考什麼樣叫做作活得
有尊嚴?關於尊嚴,什麼是尊嚴?教師請學生透過教育百科進行查找,輸入
「尊嚴」兩個字看看其定義為何?
透過查找,可以發現尊嚴在教育百科的定義為:人格莊重嚴肅,不容侵犯。
教師請學生進一步思考什麼是人性尊嚴,和尊嚴有什麼不同,可以再試著透過
教育百科進行查找,輸入「人性尊嚴」四個字看看其定義為何?
可以發現,人性尊嚴是指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都有存在的意義與
價值,應該受到平等的尊重,可以透過自由的選擇與行動,以實現人生的理
想,享有身為人類應有的尊嚴。
教師接著詢問學生,為什麼人需要人性尊嚴?主要的原因在於,一個人要活得
有尊嚴,除了吃飽穿暖等生理需求的滿足,更要能決定與自身相關的事務,不
受他人的迫害或侵擾。不論一個人的性別、信仰、種族等為何,每個人都是獨
立的個體,即使自己跟社會上大多數的人有所不同,也不用因為害怕受到歧視
或不公平對待,而刻意隱藏真實的自己;可以自由的選擇與行動,並受到平等
的尊重,以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活出真實的自我。
木擊者(2’3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8cz7GIPgV8
教師在影片播放後,請學生分享曾經遇過的歧視性言論?再請學生思考,什麼
是言論自由,可以試著透過教育百科進行查找,輸入「言論自由」四個字看看
其定義為何?教師詢問學生,言論自由和歧視性言論是否會抵觸?
在教育百科中,言論自由是指人民在群眾集會或大庭廣眾間,有發表演說或參
加討論問題的權利,之間並不牴觸,言論自由為民主核心價值,但是言論自由
並非不受規範,因為自由權是在不侵害別人的範圍之內展現。
參考文章:歧視、仇恨言論是該被保障的「言論自由」?
管制言論會變思想審查?看看歐美怎麼做...
阿雯是位個性獨立、愛做自己的國一學生。假日時,阿雯常與志同道合的好友
一起練街舞。然而,阿雯有時會因為自己的穿著打扮,被部分同學以異樣的眼
光看待,甚至嘲笑。
請問學生:如果當時自己也在現場,會如何應用人性尊嚴的概念,來回應那些
嘲笑阿雯的同學?
例如:我會告訴他們阿雯並沒有違反法律,或是侵害任何人的權益,這是她選
擇的穿著與生活方式。因此,嘲笑阿雯的行為就是侵犯她的人性尊嚴。
在行動的部分教師可以請學生找尋校園中的歧視性言論,並且試著以具體方式
消弭,完成後與小組成員分享。